北京时间3月15日晚,2025年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锦标赛在挪威哈马尔落下帷幕,中国速度滑冰队表现亮眼,19岁小将张雨菲在女子500米项目中以36秒45的成绩夺冠,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,为中国队摘得本届世锦赛首金,这也是中国速度滑冰队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,再次在国际顶级赛事中实现历史性突破。
张雨菲一骑绝尘 刷新世界纪录
女子500米决赛被视为本届世锦赛的焦点之战,张雨菲从外道出发,起跑阶段便以0.1秒的优势领先荷兰名将尤塔·莱尔丹,进入弯道后,她凭借出色的过弯技术和爆发力持续扩大优势,最终以36秒45冲过终点,将原世界纪录(36秒72)提升了0.27秒。
团队协作成就突破 男子接力首登领奖台
中国队的突破不仅限于个人项目,在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,由李文龙、宁忠岩、王浩田和徐富组成的队伍以6分12秒33的成绩获得铜牌,创造了中国男子速滑接力世锦赛最佳战绩,队长李文龙表示:“我们研究了对手的交接棒技术,今天减少了失误,这块奖牌属于整个团队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队在本届赛事共获得1金1银2铜欧亿体育,奖牌数位列第三,仅次于荷兰(3金)和日本(2金),总教练李琰评价道:“年轻队员的成长和老将的稳定发挥,让我们在多个项目具备了竞争力。”
科技助力训练 中国速滑进入新周期
据国家队科研团队透露,本届赛事前,队伍引入了风洞实验室和AI运动分析系统,张雨菲的起跑姿势优化正是基于超过2000次的数据模拟。“科技帮我们找到了0.1秒的提升空间,这在国际赛场就是胜负关键。”科研组长陈立新介绍。
国际滑联技术代表马克·佩尔松对中国队的进步表示惊讶:“他们用科学方法弥补了气候条件的不足,这种创新值得学习。”
展望米兰冬奥 挑战与机遇并存
随着挪威世锦赛收官,各队已进入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备战周期,中国速滑队领队王濛透露,下一步将重点发展长距离项目:“我们在男子10000米和女子团体追逐赛上还有潜力可挖。”
国际奥委会委员张虹指出,中国速滑需保持人才梯队建设:“张雨菲的涌现证明青少年培养体系见效,但要想持续领先,必须扩大选材面。”
本届世锦赛的突破,标志着中国速度滑冰已从“单项突破”迈向“多点开花”,正如国际滑联官网评论所言:“东方力量正在重塑冰上竞速格局。”